3月27日,家住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中心村的姜女士,通过科左中旗“数字政务门牌”上门办功能,申请代办员上门办理残疾人证换领业务。代办员接到申请后,根据约定时间赴申请人家中代收材料,上传至系统,当天就完成出证邮寄至姜女士家。姜女士感慨道:“我坐轮椅出门不便利,现在通过扫码申请就能顺利拿到残疾人证,真是太方便了!”
近年来,为贯彻落实国家、自治区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精神,通辽市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,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,以利企便民小切口,推出全域“数字政务门牌”,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政务服务。
创新基层服务模式,打造全域数字政务门牌。为推进政务服务基层延伸,2024年,市本级携手科尔沁区、开发区打造主城区“数字政务门牌”,在市本级引领下,其余7个旗县市区主动作为,上线推出了本地区“数字政务门牌”,集成了办事指南、办事场所、窗口电话等功能基础上,推出了自助填表、村级证明开具、申请帮办、视频导办等15种便民功能模块,有效减少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和沟通成本,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了更加贴心、周到的服务。
延伸政务服务触角,构建线上线下宣传体系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,充分调动各方资源,联合基层工作人员深入社区、楼宇、商超、银行等地进行宣传,累计印发宣传物料3.3万余份。开展体验官体验门牌功能活动,发放调查体验问卷,以群众实际应用情况促进系统功能优化,累计收集问卷100余份,汇集意见建议30余条。同时,结合“电视办”服务,将全市门牌二维码嵌入到电视政务服务专区,将“数字政务门牌”通过电视端推送入户,让更多群众在家即享便捷服务。
截至目前,全市“数字政务门牌”总访问量达14万余次,为企业群众提供云咨询服务4700余次,为偏远老年人及残疾人提供上门办服务1100余次。
下一步,通辽市将以“数字政务门牌”为抓手,以数字赋能为引擎,持续优化门牌的系统功能,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、向群众身边覆盖,探索更多惠企便民新路径、新模式,助力政务服务加“数”跑,持续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。